close

假完善、真打殘的香港立法會選舉

updown.jpg

越來越多聲音唱好剛剛舉行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(2021年12月19日舉行,當選議員2022年1月1日履新),相反,說真話的聲音就越來越少,為什麼?

為免習非成是,大家都誤以為全新的(已經被打殘的)選舉制度,真的很完善,筆者惟有仔細分析選舉結果,用事實告訴大家,今次香港立法會選舉,其實是什麼一回事!

事實勝於雄辯,數字說明了一切!今次香港立法會選舉,有153名參選人能夠成功入閘,成為候選人,今次香港立法會選舉,就是從該153人之中,選出90名立法會議員。

【甲】按各人「所得票數」,由高至低,排列如下:

名次...所得票數..候選人結果....候選人編號......選民人數....選民屬......人口......選民得票率........人口得票率
001....95976.....李慧瓊當選....LC5九龍中1......454595......個人........778900....21.11%............12.32%
002....93195.....周浩鼎當選....LC8新界西北1....468752......個人........791700....19.88%............11.77%
003....83303.....陳恒鑌當選....LC9新界西南2....510558......個人........824600....16.32%............10.10%
004....82595.....李世榮當選....LC6新界東南2....472751......個人........746400....17.47%............11.07%
005....70584.....劉國勳當選....LC7新界北2......431604......個人........694200....16.35%............10.17%
篇幅所限,006至150從略。......
151....17........陳志輝落選....T金融界2........114............團體........252673....14.91%............0.01%
152....13........馬軼超落選....M旅遊界1........192............團體........252673.....6.77%............0.01%
153....12........吳池力落選....Z科技創新界1.....73............團體........252673....16.44%............0.00%

註釋:
選民得票率 = 以選民計的得票率,即是選民代表性的高低。
人口得票率 = 以人口計的得票率,即是人口代表性的高低。
G建測規園界 = G建築、測量、都市規劃及園境界。
V體演文出界 = V體育、演藝、文化及出版界。
ZN人大政協團體代表界 = ZN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、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。

(1)「地方選區(10區)直接選舉(20席)」和「選舉委員會選舉(40席)」的選民全為「個人選民」。
(2)唯獨是「功能團體選舉(30席)」有「個人選民(9席)」和「團體選民(21席)」之分,如下:
       (2.1)選民為「個人」的功能界別有9個:A教育界、B法律界、C會計界、DE醫療衛生界、F工程界、G建測規園界、HYK鄉議局、K社會福利界、ZN人大政協團體代表界。
       (2.2)選民為「團體」的功能界別有19個:AF漁農界、CA飲食界、H勞工界(有3席)、IN保險界、L地產及建造界、M旅遊界、N商界(第一)、P商界(第二)、Q商界(第三)、R工業界(第一)、S工業界(第二)、TR航運交通界、T金融界、U金融服務界、V體演文出界、W進出口界、X紡織及製衣界、Y批發及零售界、Z科技創新界。
(3)「選舉委員會選舉(40席)」的每個選民必須投足40位候選人,否則作「廢票」論;所以,就算得票有高低,所有候選人有效得票之和,必定是40的倍數(56800),今次投了有效票的個人選民共1420人,至於餘下的80個選民,究竟是投了「廢票」,還是索性沒有投票,就不得而知!

按各人「所得票數」來計,得票最多的五人,全部都是「民建聯」的人,由高至低分別是:李慧瓊、周浩鼎、陳恒鑌、李世榮、劉國勳。雖然他們的「所得票數」都有七至九萬,但是「選民人數」其實是有四五十萬人,所以「選民得票率」都是無可否認地偏低(16-21%),「人口得票率」就更加低(10-12%)!代表性存疑!票后票王都已經如是,更何況其他「所得票數」更低的當選人!尤其是選民為「團體」的「功能團體選舉」,例如:151至153,陳志輝、馬軼超、吳池力,「人口得票率」都近乎零!

【乙】按各人「選民得票率」,由高至低,排列如下:

名次...選民得票率....所得票數....候選人結果....候選人編號....選民人數....選民屬......人口........人口得票率
001....89.87%........1348........梁美芬當選....ECC39............1500.....個人........7580200........0.02%
002....89.47%........1342........張國鈞當選....ECC46............1500.....個人........7580200........0.02%
003....89.27%........1339........鄧飛 當選.....ECC05............1500.....個人........7580200........0.02%
004....88.73%........1331........陳曼琪當選....ECC20............1500.....個人........7580200........0.02%
005....88.40%........1326........麥美娟當選....ECC42............1500.....個人........7580200........0.02%
篇幅所限,006至150從略。......
151.....0.81%........3498........曾麗文落選....LC7新界北4......431604....個人.........694200........0.50%
152.....0.65%........3090........胡健華落選....LC3九龍東4......475223....個人.........771800........0.40%
153.....0.63%........2999........陳進雄落選....LC3九龍東3......475223....個人.........771800........0.39%

按各人「選民得票率」來計,最高首卅一位,幾乎全部都是來自認受性最低的「選舉委員會選舉(40席)」,只有兩個不是(分別是來自「旅遊界」和「科技創新界」),所以得票率可以非常高,全部都有八九成;然而,「人口得票率」就全部都近乎零!還可以說是有代表性?還可以說是有認受性嗎?

【丙】按各人「人口得票率」,由高至低,排列如下:

名次...人口得票率....所得票數......候選人結果....候選人編號....選民人數...選民屬........人口........選民得票率
001....12.32%..........95976........李慧瓊當選....LC5九龍中1....454595.....個人........778900........21.11%
002....11.77%..........93195........周浩鼎當選....LC8新界西北1..468752.....個人........791700........19.88%
003....11.07%..........82595........李世榮當選....LC6新界東南2..472751.....個人........746400........17.47%
004....10.17%..........70584........劉國勳當選....LC7新界北2....431604.....個人........694200........16.35%
005....10.10%..........83303........陳恒鑌當選....LC9新界西南2..510558.....個人........824600........16.32%
篇幅所限,006至150從略。......
151.....0.01%............13.........馬軼超落選....M旅遊界1.........192.....團體........252673........6.77%
152.....0.00%............12.........吳池力落選....Z科技創新界1......73.....團體........252673........16.44%
153.....0.00%...........342.........刁勝洪落選....ECC08...........1500.....個人.......7580200........22.80%

按各人的「人口得票率」來計,結果就跟「所得票數」相約,「人口得票率」最高的五人,全部都是「民建聯」的人,由高至低分別是:李慧瓊、周浩鼎、李世榮、劉國勳、陳恒鑌。雖然他們的「所得票數」都有七至九萬,但是「選區人口」其實是有七八十萬人之多,所以「人口得票率」都只是有一成左右,都是無可否認地偏低(10-12%),代表性和認受性必定存疑!更何況由第006(LC2香港島西當選人葉劉淑儀)開始,「人口得票率」已經少於一成;由第039(LC6新界東南落選人蔡明禧)開始,「人口得票率」已經少於1%;由第063(L地產及建造界當選人龍漢標)開始,「人口得票率」已經少於0.1%,由第094(W進出口界落選人李志峰)開始,「人口得票率」已經近乎零!第152和153的吳池力和刁勝洪,根本就跟「零」沒有分別!為什麼「零」代表性、「零」認受性和「零」得票率,都可以當選呢?不是很荒謬嗎?

【丁】總括來說,「選舉委員會選舉(40席)」和「功能團體選舉(30席)」都是小圈子選舉,非普羅大眾與小市民可以參與,選民基礎狹窄,同時經過多重篩選,選民都是親中共的盲愛國人士,所以投票率可以很高;相反,「地方選區(10區)直接選舉(20席)」,雖然普羅大眾與小市民都可以參與,但要成功入閘參選並不容易,原民主派和原反對派,被捕的被捕,流亡的流亡,自知入閘機會微的,也犯不著參選,最後只剩下寥寥可數的「偽民主派」和「扮反對派」,部份有野心的,真的參選;普羅大眾與小市民,又怎會收貨呢?又怎會認真參與呢?結果投票率低是意料中事,投白票和廢票以示抗議的,也有不少,接近三萬人!事實勝於雄辯,為什麼仍然還有不少「禮義廉」,堅持說這場選舉是「完善」、「圓滿」和「成功」呢?不是很荒謬嗎?

按照2021年6月30日的政府估算,香港共有人口758萬(7580200,100%)人,其中447萬(4472863,59.01%)有登記做選民,但只有135萬(1350680,17.8%)人有出來投票,扣除27495張白票和廢票,有真正投票的,就只有1323185人,不足總人口的17.5%!仍有代表性嗎?仍有認受性嗎?

換句話說,即是有接近311萬香港人(3107337,41%)拒絕登記做選民,有超過312萬選民(3122183,41.2%)沒有出來投票,有接近三萬選民(27495,0.363%)假投票(投白票或廢票),只有十三萬選民(1323185,17.456%)真投票!仍有代表性嗎?仍有認受性嗎?

更嚴重的是,不要忘記,今次立法會有九十個議席,上述數字只適用於地區直選的僅僅二十個議席;其餘七十個議席,全都是小圈子選舉,就算真投票率有多高,都跟廣大市民無關,更遑論任何代表性和認受性!

為港為己投票完!結果顯示,事實勝於雄辯,事實就是連這廣大市民唯一可以參與的廿個議席,都是垃圾,都是代表性不足,都是認受性不足,更何況是整個立法(垃圾)會!

所以,杯葛(抵制)和抗議都是正確的,因為就算特區港共政府沒有大搜捕,沒有大拘留,廿個議席都是「真反對派」和「真民主派」的議員囊括,又如何?孤掌難鳴,在新的議會內,永遠是二對七,永遠是少數,永遠都是政治花瓶,為什麼大家還要大費周章,選些「政治花瓶」入「立法(垃圾)會」呢?

香港人,加油!謝謝!

自由撰稿人、香港市民兼選民:侯鎮安
2021.12.29
(本文為公開信,並無版權,歡迎自由轉載和廣傳,謝謝。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侯鎮安 的頭像
    侯鎮安

    侯鎮安的部落格

    侯鎮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